当12岁男孩把父母告上法庭,谁该为童年买单?
2018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得主《何以为家》(原名《迦百农》)由黎巴嫩女导演娜丁·拉巴基执导并出演,素人男孩赞恩·阿尔·拉菲亚以惊人演技贡献了影史最揪心的儿童表演之一。这部成本仅400万美元的电影在全球斩获超1亿美元票房,并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,用纪录片式的镜头撕开了中东难民危机中最隐秘的伤口。
在垃圾桶里长大的"小大人"
12岁的赞恩住在贝鲁特的贫民窟,每天帮杂货店老板送货、带着妹妹们卖果汁。当发现父母要把11岁的妹妹卖给商贩当童妻时,他带着妹妹仓皇出逃却最终失败。离家流浪期间,他结识了埃塞俄比亚黑人女工拉希尔和她襁褓中的婴儿,三个被世界遗忘的人组成临时家庭。当拉希尔突然失踪,独自照顾婴儿的赞恩最终走向了令人心碎的结局——持刀伤人入狱后,他在电视直播中起诉父母"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"。
角色解剖:废墟中开出的恶之花
赞恩(赞恩·阿尔·拉菲亚 饰):这个会熟练伪造处方药、用镜子反光偷看电视的早熟男孩,在法庭上说"我希望大人能像棉花糖一样柔软"时,暴露出伤痕累累的童真。导演从贫民窟2000多个孩子中选中他,只因他脱口而出的"我在街上长大,但我知道什么是爱"。
拉希尔(约丹诺斯·希费罗 饰):非法劳工身份让她连买婴儿奶粉都要典当头发,却在收留赞恩时毫不犹豫。她失踪前把一张饼分成三份的镜头,成为全片最温柔的匕首。
杂货店老板(娜丁·拉巴基 饰):导演亲自扮演的这个反派,用一包卫生巾和几只鸡就换走了小女孩的余生,诠释了何为"平庸之恶"。
社交媒体上的眼泪海啸
@电影考古队:看到赞恩把妹妹内裤染红冒充经血时哭到窒息,这不是演技,是500万中东难民儿童的生存纪实。拉巴基导演说剧组曾因拍摄场景太真实被警方调查。
@人间清醒bot:当赞恩拿着刀冲向杂货店老板,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"贫穷本身就是暴力"。那个长镜头里飞舞的苍蝇和锈迹斑斑的楼梯,比任何血腥画面都可怕。
@文艺废柴:全片唯一彩色画面是移民证件上的蓝底照片,这个设计太诛心。想起赞恩对婴儿说"你笑起来像个小太阳,但他们不会让你当太阳",破防了。
当我们讨论家时,我们在讨论什么?
电影原名"迦百农"是圣经中被诅咒的堕落之城,而中文译名"何以为家"更戳中本质。赞恩在法庭上质问:"如果养不起孩子,为什么要像生老鼠一样不停地生?"这个被联合国难民署救助后全家移民挪威的男孩,如今在真正的家里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。影片结尾处,那个终于出现在证件照上的笑容,让我们相信有些黑暗,终将被光照亮。
发布者:,转转请注明出处:/duanju/111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