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集体记忆遇上个人表达
2021年国庆档,《我和我的父辈》以4.15亿票房开启预售纪录。这部由吴京、章子怡、徐峥、沈腾联合执导的拼盘电影,延续了"国庆三部曲"系列的传统。特别的是,四位导演同时兼任主演,章子怡更献出导演处女秀。电影用《乘风》《诗》《鸭先知》《少年行》四个单元,呈现1942-2021年间不同时代的父子故事。
四个时代切片里的中国父亲
在冀中骑兵团的《乘风》里,吴京饰演的马仁兴面临牺牲儿子保护群众的抉择;章子怡执导的《诗》中,航天工程师父亲用孔明灯向孩子解释火箭原理;徐峥的《鸭先知》带观众回到1978年,推销员父亲用"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"教会儿子创新勇气;沈腾的《少年行》则用科幻喜剧形式,让2050年的机器人穿越遇见2021年的单亲男孩。
角色弧光中的时代密码
吴京单元的马乘风代表着战争年代的传承——牺牲小我成就大义,骑兵刀劈开日军坦克的镜头震撼人心。章子怡刻画的郁凯旋则体现建设时期的父亲形象,那句"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"道出航天人的浪漫。徐峥饰演的赵平洋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,他在弄堂里拍广告的荒诞举动,藏着突破桎梏的时代精神。沈腾塑造的机器人"邢一浩"看似搞笑,实则探讨了当代父亲的角色困惑。
社交媒体上的情感共振
@电影爱好者小张:章子怡导演的《诗》让我哭湿三张纸巾,原来航天人的浪漫是把火药配方写成情书
@怀旧派老王:徐峥单元里出现的麦乳精、二八自行车,都是我们70后的集体记忆啊
@科幻迷阿强:沈腾用无厘头包裹温情,当机器人说"你爸可能也在未来看着你"瞬间破防
拼盘电影的情感公约数
不同于前作聚焦历史大事件,《我和我的父辈》将镜头对准家庭私记忆。四个故事通过"传承"主题串联:战争年代的鲜血,建设时期的汗水,改革春风的智慧,未来世界的想象力。当吴京单元的战马与沈腾单元的无人机在片尾交相呼应,我们突然读懂:所有时代的父亲,都在用自己方式为孩子铺路。
发布者:,转转请注明出处:/dianying/1059.html